《风筝》:一部揭示国人品性的经典

   

  作者:张洪泉   稿源:三尺巷   编辑:王小蒙

  接触《风筝》,接触柳云龙,很偶然。那日去聊城市电影家协会,恰好知名青年制片人、导演苏志杰来聊城。志杰正在电脑前看片子,见我进来,他招呼我过去看,说:“泉哥,《风筝》是一部很好的片子,军统六哥的扮演者柳云龙是济南人,咱山东老乡中很优秀的一个影视人。”

  1月13日,伴随着《风筝》的播出完毕,整个片子紧凑的节奏,全部有名字的正反两派人物,尤其是郑耀先和韩冰,都给人展示出那种为了理想信念而忠于职守,在战火中建立的兄弟友爱,为了信仰而放弃很多的精神。无论哪个人,都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奉献青春,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优秀分子。在一个人不同角色的深刻展示下,揭示了人性的特点。

  在《风筝》中,尽管互有潜伏,但我们看到的正反两面几乎对等的两个阵容,一边是韩冰、曾墨怡、袁农、程真儿、陆汉卿、马小五、陈国华、钱重文等正面形象,一边是郑耀先、宫庶、徐百川、赵简之、宋孝安、延娥、林桃等反派形象。与多年前的正反两面人脸谱化不同的是,双方都非常的有血有肉有信仰,爱岗敬业爱同志,而且是爱自己的人甚至胜过爱自己,恨敌人胜过恨仇人。像徐百川坚决不出卖郑耀先、林桃为郑耀先的自杀、赵简之为郑耀先的自杀,都是非常让人刻骨铭心的。这里面除了信仰,更多的是人性的一种表现,正是这种精神,支撑着中华民族百年不衰。

  爱恨情仇组成了一个生活,人的一生几乎都是以多种角色出现的,而且最大的一个特点,并非是以单一角色出现。就像一个男人,除了好和坏,还有不好不坏的中介形象,是父母的儿子、岳父母的姑爷、妻子是丈夫、儿女的父亲、老师的学生或者学生的老师,以及更多的角色。在《风筝》中,郑耀先和韩冰就是这个情况,解放前的郑耀先在不知情的革命者来看,是军统中最阴险、邪恶、凶狠的“鬼子六”,以致多次组织暗杀,其实他才是真正的革命者,为了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  和“风筝”唱对手戏的隐藏多年的“影子”韩冰。韩冰作为一个真正的军统特务,在平时工作中,比大多数党员还“布尔什维克”,以致军统的人都不知道实情;如果不是被宫庶设计陷害,韩冰估计依旧能坚持在反特的战线上,以正面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。韩冰和郑耀先,最后都为了完成最后一个任务,为了自己信仰而放弃爱情,而就是那最后两人的一面,那一封结婚介绍信,将人性写在了最高处:有一种爱甚于结婚,有一种信仰就是落实任务。

  一看《风筝》恨谍战片,看完风筝后,忽然不愿再看其它的谍战片。电视剧《风筝》里,充满着情谊和智慧,是分属两个不同阵营里的较量,每方都有着多年的布局。郑耀先检举揭发江万朝,台湾方则顺坡下驴,让江自首,承认自己就是“影子”,从而保护了真正的“影子”韩冰,而江则是早在1933年就布下的棋子。这个布局方式,和郑耀先多年潜伏在军统,多个同志不惜牺牲掩护,也有一比。

  一部好的作品,多个方面都是很优秀的,《风筝》中的代号也是很有意思的。代号“风筝”的郑耀先从陆汉卿牺牲,到再次和组织取得联系,就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,找不到根,飘忽不定。而韩冰的代号“影子”,从开始到剧终,如同一个影子,也是让人猜疑不断,高低跌宕无处查询。

 

赞 (0) 评论 分享 ()